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检察风采

【优秀演讲稿】筑起 正义之墙

时间:2018-05-14  作者:  新闻来源: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编者按】在5月4日省检察院举办的全省检察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演讲比赛中,10位青年干警畅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收获,讴歌检察战线上的英雄,赞美平凡岗位上的模范,抒发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真挚情怀。优秀演讲,与众分享。


铸起  正义之墙

                                                       ——沈阳市于洪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员    吴尚儒    一等奖

您一定知道,有这样一群检察人,坚守在刑事诉讼的最后一道关口,在神秘的高墙内,架起人权保障之桥;在如山的卷宗里,打开依法收监之门;在荏苒的时光中,筑牢羁押改造之墙。这就是我们——刑事执行检察人!

也许,您未必知道,有这样一群检察人,以全市15个看守所、10座监狱为阵地,以常年在押的2万4千多人为工作对象,从进出把关到监管安全,从教育改造到人权保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履行着法律监督职责。这就是我们——刑事执行检察人!

还记得,这是一次常规的阅卷检查,在抽丝剥茧中,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罪犯杨某因“确有悔改表现”被法院裁定减刑9个月,但卷中材料显示他曾因通过监管人员捎买食品,组织服刑人员违规吃喝被追加记过。而上述行为却恰巧发生在减刑考核期内,依法杨某不符合减刑条件。可此时距离杨某释放仅剩10天时间,办案人员马上进行调查核实,经过昼夜奋战,第二天就向法院发出了撤销减刑的检察建议,并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前后仅仅用了四天。随后,办案人员乘胜追击,依法对杨某进行了隔离审查,并将工作重点放在食品流入渠道上,最终深挖出该监区原监区长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线索。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不仅要有态度,更要有力度。为了羁押场所一碗红烧肉回归到正常价格,我们沉下脸、铁定心,宁可忍受监管单位的埋怨和不理解,把人民的利益印在心中;为了消除牢头狱霸,我们敢于碰硬、绝不姑息,无惧威胁与恐吓,把法治的利剑高高擎起。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不仅要有力度,还要有温度。那是2015年的盛夏,习近平主席签署特赦令,为了让法治的阳光惠及每一个人,我们在第一时间把目光聚焦在未成年服刑人员身上,依法对他们进行综合测评,对符合条件者及时出具了同意特赦的检察意见,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纯真的双眼满含热泪,张开臂膀冲向久别的亲人时,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值了。

正是有了这些看似平凡的一点一滴,正是有了这样一支牢记党和人民重托的检察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一种砥砺前行的检察精神,多年来,我们身边涌现出了全国、省市各级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标兵和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捷报频传、振奋人心!

忠诚,让我们坚守着人生的精神高地;干净,让我们升华着心灵的一方净土;担当,让我们书写着生命的不朽传奇。

新时代,新要求,新起点,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55次提到“法治”,200余次强调“人民”,让我们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我们刑事执行检察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铸起那道坚不可摧的正义之墙!

我们,忠诚满怀;

前路,霞光满天。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号-1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号甲 邮编:110033
联系电话:024-86686600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