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检察共成长”主题征文 铁岭市检察院 郑士超
在我的世界里,法律已从工作走向生活,从一份职业变成了一种信仰。
20岁之前的我是那么的稚嫩,对职业和人生皆无明确的规划,像无数平凡的青少年学生一样,把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日复一日埋头苦读,像一条鱼儿,畅游在浩瀚的书海和题库之中。20岁之后的我,变得很不一样。最终影响并促使我坚定要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信念并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是一位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的政治强人。那本让我对法律心驰神往、无限遐想的《普京传》至今仍陈列在我的书架上,而现在,人物传记、小说、散文、历史演义已不再是我书房的主角,法律法规、办案指南早已占据大半壁江山。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我想我购买的应该是一张驰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单程车票。正是因为对法律的执着和信仰,我才有幸与各位志同道合者一同搭乘这辆风驰电掣的复兴号检察专列,朝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奋勇疾进。沿途景致颇佳,但无限风光在险峰,圆梦的征程上,需要几代检察人长途跋涉、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当然更需要我们年轻一代检察人用汗水来诠释和传承人民检察官的责任和担当。
是巧合也是必然。2010年,我正式登上这趟检察专列。那年的10月,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我正式成为一名“羡煞旁人”的检察干警。这距离我毕业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仅间隔16个月。在这段时间,我从一名应届毕业生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党的纪检干部。然而,正是怀着对法律职业的不懈追求和神往,我再次转身,选择将自己的青春和芳华奉献给我们伟大的检察事业,成为了一名检察人,一名国家公诉人。这至今被我视为人生最重要的抉择和最大的幸运。到院里后,也曾多次考虑要到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工作,感觉公诉人这个职业更适合由心思缜密、口齿伶俐的女同志来胜任,作为一名男同志,是发自内心的热衷于侦查工作。但随着工作的开展,随着我渐入佳境,特别是2014年有幸成为“市级优秀公诉人”,在得到领导和同事们肯定的同时,也得到了自己的肯定,我用自己的实绩证明能否胜任公诉人这个岗位,性别并不是决定因素,这一切所谓小的成就使我最终放弃了转岗的想法并坚定在公诉岗位上继续走下去的决心。如果真的转到自侦岗位上,2018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我将再次成为一名纪检干部,或许那就是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了。是巧合也是必然,与其说是我选择了检察官这份职业,不如说是检察官这份职业选择了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已是我从事公诉工作的第八个年头,不难看出岁月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改变。个人的容颜、阅历、生活在变,国家的经济、体制、国情也在变,检察机关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对于我们这样一支年轻的公诉队伍、一群80后、90后年轻的公诉人来说,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对公诉工作的热爱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向往。这八年,无论工作如何辛苦、家庭如何需要,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发牢骚、撂挑子的,也没有一个申请转岗的,全市公诉队伍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自信。于我而言,在生活上,成家立业,喜得贵女,家庭愈发幸福;在事业上,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再到铁岭市检察院最年轻的员额检察官,正是借着改革的东风,让我用很短的时间走完了过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完的路,让我未来的路更加光明。一个可以预期的工作前景和未来,让我们公诉办案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案件办理上,避免冤假错案,保障公平正义,这正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和最终目标。从个人角度看,司法体制改革、员额制改革之于我,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相信从长远看、全局角度看,对于检察事业的发展,也是利大于弊的。作为一名85后,能亲身参与并见证这场事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伟大变革,并最终成为一名受益者,是何等的荣幸,而对于我们年轻一代检察人来说,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铁岭市检察机关迎新春汇报会,青年干警表演诗朗诵,右一为作者)
恰逢何时?恰逢新时代。新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八年来,全面依法治国被提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十九大报告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司法体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员额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接踵而至。特别是监察体制改革,全国4.4万余名检察人员转隶和职务犯罪侦查、预防权的移交,让检察机关大伤元气,检察机关用十年二十年时间精心培养出的一大批优秀检察人才的输出,让检察机关人员构成出现了断档。摘牌仪式那天,无论是转隶人员还是留守人员,无不热泪盈眶,面对共事多年的好同志、好战友,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恐怕此时此刻,难以割舍不是法律赋予我们检察机关的侦查权力,而是一种检察情怀。
检察机关在这一轮变革调整中,可谓脱胎换骨,但终将浴火重生。用张军检察长的话讲:要树立转隶就是转机的理念,把宪法法律赋予检察机关、检察人员的责任进一步落实好,实现法律监督职能新水平、更高位的回归。李克强总理在谈及改革时,曾经引用过“壮士断腕”一词,是啊,40周岁生日这年,检察机关更像一位断腕的壮士,站在历史拐点上,展望过去,谋划未来。现在,改革已全面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好啃的骨头都啃完了,若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怎么能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呢。下一轮内设机构改革的大潮即将袭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检察机关内部也不时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但我相信,我们所有的检察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首要的就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顾大局,我深信改革创新是破解一切难题的法宝。无论是捕诉一体,还是突出公益诉讼,无论是成立职务犯罪检察部,还是继续做强未检业务,检察机关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还可以展示更多更加出彩的“检察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九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华民族大步迈入新时代。新时代,就要做新检察。2018年,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年,是新时代的元年,也是检察机关回归宪法监督本位的元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时代就要有新使命,新时代就要开启新征程。2018年,全体检察人注定要开启一场新的更伟大的征程。检察系统无数前辈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泪见证了检察事业发展由弱到强。历史将会证明,40年,一部光辉灿烂的人民检察史将永载中华民族和共和国的史册。现在,第一代、第二代检察人早已陆续光荣退休了,但正因为年轻血液源源不断的输入,让检察机关能永葆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40年,恰同学少年。前30年的检察史,我们年轻一辈检察人注定无法参与,但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们将继续见证并为之奋斗。
(铁岭市检察院青年干警座谈会青年干警代表发言,上1为作者)
长江后浪推前浪,奋进的力量,来自祖辈的期许,更来自思想的引领,在向彼岸奋进的征程中,检察机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纠正偏差、校准方向,将检察专列驶向梦的终点。列车上的我们,绝不是一名看客,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不能作壁上观,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我的身边,我看到了一群内外兼修、智慧与理论兼备的60后、70后检察人,我也看到了一群敢于有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的80后、90后检察人,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检察机关将是00后展示和奋斗自己的舞台。是他们,也包括我自己,让我对检察事业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充满了自信。
新时代,检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初心决定方向,使命激励前行,十九大以后,伟大梦想新蓝图已经绘就,伟大事业新时代已经开启。我们检察机关、检察人必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朝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大踏步地奋勇前进。
每当夜深人静辗转难眠之时,我总会想到,牵引着我前行的力量,一定是检察人对法律的信仰和执着。“从来处来,往去处去”。我理解,是初心,亦是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