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
72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勤劳勇敢的人民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追昔抚今犹旧梦,历经风雨总关情。在庆祝伟大祖国72岁华诞之际,我们特邀省检察院七名不同年龄段的干警畅谈感受,他们虽然生于不同的年代,有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记忆,但他们怀揣着对祖国共同的热爱:“祖国永远在我心中”!
▲省检察院教育培训处卢瑛瑾
卢瑛瑾,1987年出生,2009年毕业于辽宁大学,2010年考入昌图县检察院,历任公诉科书记员、政治处副主任、主任,2018年通过遴选考试进入省检察院,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我不曾经历沧桑,也未目睹过真正意义上的苦难,如果个人命运的启程回转同时是一个国家壮大转折的见证,那也许,我有幸在最好的年纪成长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顺境中无往不胜的感受,集中在港澳回归、申奥成功、抗击新冠疫情、脱贫攻坚胜利等很多历史瞬间,很难说是哪一个决定性事件让中国从此完全不同,但这桩桩件件的连锁反应又似乎无时无刻不正在发生。现在想想,应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那句重逾千钧的论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成就举世瞩目,党领导下的检察事业也日新月异。入职的十年间,我先后亲历了司法行为规范化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最深刻的感受,还是在特殊历史方位下的检察队伍为适配新时代需求、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效而做出的不懈努力。很多时刻,我会觉得这个队伍里的每个人都在追赶着什么,日夜兼程,不敢懈怠,但具体是什么又说不清,仿佛有一种引领的力量,势不可挡。
直到后来在具体工作中,我接触到许多年龄相仿的业务专家和青年检察官,不惊讶于他们年纪轻轻就圆满完成大要案承办,却有感于他们精进不休的持续拼搏,也许和平年代里的骁勇善战就是如此——他们都从不焦虑时光,内心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保持慎思明辨的思维习惯,探寻更有深度的解释方法,拥有更宽阔的社会视野。也问过一些人,有的回答很平淡:“不是为了保持优秀,而是为了解决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有的回答很通透:“你只管做好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还有的很直接:“欲要勇挑重担,必先苦练内功”。
作为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哪怕未曾亲历艰苦卓绝的岁月,他们仍然最大程度地传承和发扬了红色血脉和建党精神,没有人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时代坐享其成。在心怀感恩与自豪的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五年规划”,都在铆足了劲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拥有足够丰富的学识认知、健康明朗的价值追求,笔直生长、骨似金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看见是这样的一群人在办案,总为人民、为国家感到踏实喜悦,也才后知后觉,原来这里每个人追赶着的,就是那个更好的自己——而有了更好的我们,才会有更好的中国。
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是检察队伍建设的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用一百年时间建立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是我们在新征程上贡献更多检察智慧的根基、底气和后劲,更是前人没有的、今人的起点。能成为这样的国家、这样的队伍中的一员,实在让人兴奋,特别是每当国歌响起,心中总如海啸一般汹涌着爱国之情,想为祖国倾注毕生的愿望真诚又渴切,且将最好的祝福化作行动,振兴中华,强国有我,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