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野(右)
马野,中共党员,现任省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是最高检业务人才、省检察系统业务标兵,先后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青年、省青年岗位能手、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
2018年5月,马野作为选派到乡村工作的检察干警,暂别热爱且熟悉的工作和环境,选择了远方,也选择了挑战。尽管已经做好了吃苦受累的准备,但考验来得还是太具体、太现实。不会干,就从调研开始;没有头绪,就从走访做起;不懂业务,就去参加培训和学习,多走田间地头。望着乡村的天空,他无数次鼓励自己:坚守初心,才有远方。
马野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在他的倡议下,村里每名党员家门口都悬挂着“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标语。他制定了1.2万字的村三年发展规划和“党建+团建+精准扶贫+集体经济+精神文明+旅游”的“1+5”“党建+”工作思路,推动了二道河村工作的全面发展。他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参观学习、视频教学、练兵考察等党日活动,极大丰富了村里的“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到东北大学课堂开展“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到“九一八纪念馆”进行担当教育,全面提升了村党员对组织生活的思想认识和感情认同,提升了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马野常说,精准扶贫脱的是“贫”,聚的是“民心”,只有“扶心”才会有“志”和“智”。他遍访贫困户、低保户,了解群众真实呼声,自掏腰包拿出3000余元慰问贫困户,邀请抚顺市某医院为全体村民免费义诊。对贫困户逐户研究确定帮扶人、细化帮扶措施,确保都能如期脱贫。
在村民刘庆武的心中,马野是自己最可信赖的人和最有力的依靠。由于没有技术和身体原因,刘庆武一家成了全村最贫困的家庭。马野到任不久,就主动来找刘庆武拉家常、琢磨挣钱的出路。
最开始,马野帮助老刘申请扶贫免息贷款5万元,带动其养牛。但就在马野跑完了所有手续,就差老刘签字时,老刘的爱人查出乳腺肿瘤,他放弃了养牛。马野没有气馁,继续找老刘做工作,给他鼓劲儿,终于又坚定了他养羊的想法。2019年,刘庆武养羊20余只,成功脱贫。
脱贫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除了妻子患病住院外,老人去世、小腿骨折截肢等意想不到的意外也一股脑儿地找上刘庆武。每次遇到困难,马野都尽全力帮助他,并筹集6000余元用于他身体康复和恢复生产。
三年中,马野在促进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中找思路、搭平台、担风险,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的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区域生态循环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落地生根。
项目依托二道河村长白山余脉、水源头的地理优势,整合流域内2个村,采取集体控股、村两委班子带头、村民自愿入股的模式,筹集资金111万元,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发展“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秸秆回收”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建设220余亩生态养殖基地一座,养殖安格斯黑牛50余头,“溜达鸡”2000余只;建设100亩可视生态水稻种植基地一处,实现了“古法牛粪种植+益生菌发酵+河蟹伴生+人工除草+可视农业”;秸秆回收粉碎用于养牛和外销。项目成功申请商标3类,增加就业岗位8个,增加用工1000余人次,向上争取资金117万元,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向。
马野运用专业知识,广泛实施矛盾纠纷排查、送法下乡等举措,成功化解了两个家族18年的纠纷和恩怨。他主持开展了爱国主题团日、大学生驻村夏令营、“爱心党员奖(助)学金”评比、科技馆看世界夏令营等四大主题团日活动,培养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村支部获评“抚顺市优秀团支部”称号。他还担任了当地小学的“法治副校长”,为优秀贫困学生发放奖学金1万余元,在村民和孩子心中悄悄种下了“德育”和“向上”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