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检察风采

身边的榜样丨关荣华:案卷握手中,群众放心上

时间:2021-11-09  作者:  新闻来源: 省检察院宣传处(新闻办公室)

关荣华,现任省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工作中,她始终兢兢业业,以做合格共产党员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的理念为支撑,认真办理各类刑事申诉案件,倾听上访者的心声,让申诉人满意而归。2018年以来,她先后荣获“辽宁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等荣誉。

将心比心  让每一位申诉人案结事了

前来申诉的群众大都带着委屈和怨气,心结打不开难免冲干警们发牢骚,就算干警耐着性子解释有时也不顶事儿。从最开始关荣华就清晰地意识到:比起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声问候,案结事了才是群众最大的期盼。对于经手的每一起案件,关荣华都当作自己的第一个案子来办理,细致审慎,不错过案件的每一个细节。

一起不服法判申诉案,申诉人坚持认为自己没有实施犯罪行为。通过认真阅卷,关荣华敏锐地发现无直接证据证明申诉人到过案发现场,认定申诉人作案的时间存在重大疑问。为了补齐证据,她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关荣华和同事们马不停蹄赶到案发地复核证人,走访了原案侦查、批捕、起诉及审判阶段的承办人,实地查看案发现场地址,测试从案发现场门口到申诉人单位所需时间。同时,调取了侦查机关存档的相关材料,还就有关问题咨询了专业法医。经过大量深入细致审查工作,关荣华终于发现了新证据,并依法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重新开庭审理此案,最终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意见,改判申诉人无罪,还申诉人清白,让正义得到彰显。

申诉人激动地说:“22年了,辽宁省检察院的一纸再审检察建议书让我看到了正义和希望。从今天起,我终于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

对关荣华来说,经办过的案子里面,总是不乏这样闪烁司法光芒的智慧和人文关怀的柔情。

以心换心  用真情帮助群众打开心结

关荣华从事检察工作25年,在控申部门15年,有很好的群众工作能力,总是能和来访群众聊得到一起,唠唠家常、打开心结,谈着谈着就能走进对方的内心。她坦言,这些遭遇生活不幸的人怀着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来到这里,目的都是要在这里讨个说法。

2016年办理的赵某某不服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申诉案,申诉人讲到:“检察院不起诉,虽然说明我没有犯罪,但当年检察院开着警车把我当成贪污犯从单位拉走,让我在单位里一直抬不起头,心里堵得慌。”

经过复查,依法维持不起诉决定后,关荣华立即和同事赶到案发地。邀请原办案检察院、申诉人所在单位的人员到场,作公开答复。通过公开答复、释法说理,为申诉人正名,让申诉人回归正常生活。

陆某某不服法判申诉案,关荣华提请举行了联合公开听证,让申诉人敞开了心扉、讲明了诉求,让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最终解开了陆某某心中30余年的疙瘩。


以心倾心  用真心帮助被害人渡过生活难关

关荣华有着一颗维护公平正义的赤诚之心,还有着女检察官独有的细腻柔情,她把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社会底层、边远山区、孤儿、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为多个受过创伤的家庭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2019年4月,关荣华开始从事司法救助案件审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单是救助一家人、发放一笔救助金远不是司法救助的初衷,怎样扩大救助面、延伸救助范围,让被害人真正走出阴影面对生活,才是司法机关应该践行的社会责任。

在审查某市检察院报送的一起司法救助案时,关荣华了解到,夫妻二人被害后,留下年过七旬的父母双亲和三个未成年孩子,这五个人在案件中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她建议该院拓宽工作思路,与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争取更多社会帮助。通过检察机关的努力,民政部门将孩子认定为孤儿,残联为两位老人办理了残疾证,享受相关待遇,教育部门为孩子减免了学杂费……一家人的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2020年初,省检察院部署“司法救助工作全覆盖、消灭司法救助空白点”工作。作为具体负责人,关荣华加大了对下指导力度,多次到工作开展相对薄弱的地区进行点对点指导,帮助排查梳理线索。在全省控申检察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完成了工作目标。

2020年7月,关荣华与同事们共同努力,起草了《关于建立完善命案受害者家庭成员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并由省检察院牵头,与省教育、民政等九家单位联合会签,细化各职能部门在救助工作中的分工,确立并完善衔接机制、跟踪回访等工作流程,最大化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这一举措得到最高检的高度评价,省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助力脱贫攻坚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朝阳市检察院办理的张某某等人司法救助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司法救助案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二十五年,关荣华就是这样用汗水、心血和青春面对一桩桩案件、一个个当事人、一项项工作,换来一件件纠纷的化解、一张张当事人的满意笑脸、一项项创新工作的推进……以她的认真、细致、严谨,践行了一名新时代检察干警的责任和担当。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号-1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号甲 邮编:110033
联系电话:024-86686600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