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检察风采

读光阴故事 忆辽宁检史(十二)

时间:2021-12-13  作者:  新闻来源: 葫芦岛建昌县检察院

记忆中的铅字墨香

记忆,代表着过去。但在生活中,总有一些记忆,注定无法成为“过去”。这张照片上的铅字打字机是当时打字的主要工具。透过照片,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又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夜,已经很深,吊在屋顶的钨丝灯发出淡黄色的光。老化的暖气片已经提供不了温度,办公室里的寒气越来越重,“咔哒、咔哒”的打字声在走廊里回荡,一下比一下急……

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由于案件数成倍上升,葫芦岛市建昌县检察院干警们贪黑起早、加班加点,文字工作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唯一的一名打字员王朝霞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

▲王朝霞

“打字室里,永远都是一股浓烈刺鼻的油墨味儿”,照片中曾青春年少的打字员,回忆起当年仍是感慨万千:“‘建设牌’铅字打印机和‘鸽’牌打字蜡纸是我当年最亲密的伙伴。铅字打印机的字盘上有3000多个常用字,旁边备用1000多个生僻字,所有的字都是固定的反倒字,只能靠死记硬背把每一个字的位置记住。打字时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找,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一张一张蜡纸的改换。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有时一篇长文要打许多页,甚至需要几天时间”。

“最怕的就是校改错字,字若打错了,就要把蜡纸从滚筒上卸下来,在打错的字上涂上修改液,用嘴吹干,再从头将蜡纸装在滚筒上。另外,还要瞄准位置,否则一行字都会错位,而涂改多了容易打烂蜡纸,一不小心,蜡纸被划破,整张蜡纸就要作废,从头再打,既费工又耽误事”。

“使用油印机印刷更是个技术活呢,要先调油墨,稀了不行,稠了也不行。印刷时,左手捏着装着蜡纸的油印机框,右手推压油墨滚筒。油墨滚筒推快了,劲用小了,纸上的字迹会淡,看不清;油墨滚筒推慢了,劲大了,不仅纸上的油墨太浓,蜡纸还会弄坏不能用了。很多时候油墨不是沾在手上,就是沾在衣袖上,甚至一不小心沾到脸上变成‘小花猫’也是常有的事,这待遇你们年轻人是享受不着喽。”说到这里,王朝霞凝重的口气突然变得轻松起来,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自豪。

转眼间已是经年。尽管单位的办公设备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换代,电脑、扫描仪、传真、打印、复印一应俱全,局域网、互联网四通八达,检察人员也在新老更替着,但老一辈检察官们在逆境中积极乐观的态度、不畏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时刻激励着年轻的一辈。

 

来源:建昌县检察院

文字:郭一男、王海娟、王朝霞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检察院 京ICP备10217144号-1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号甲 邮编:110033
联系电话:024-86686600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