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致瘫 缺席审判 分文未赔 异地执行 司法救助 调查“暗摸” 反复离婚 挂靠经营 神秘和解 移送拒执
本案是一起由交通肇事致瘫、缺席审判15万多但分文未执,后申请异地执行13年仍无果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2020年7月,阜新市清河门区检察院依法向区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书》并申请司法救助后,承办检察官面对“隔鞋挠痒”式监督的无力、无果、无奈,勇敢探索“亲手按摩”式的深入“暗摸”、调查、走访,彻底查明了被执行人3次离婚逃避债务、一直挂靠养大车跑运输等情况后,被执行人突然“主动”和解赔偿10万元“了事”,后申请执行人以被“蒙骗”和解为由申请撤销和解,检察机关将该拒不执行判决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查处中。
2007年7月10日,宋某某驾驶农用三轮车与骑自行车的赵某某相撞致赵二级伤残。2008年3月2日,县法院作出(2007)阜县民权初字第821号民事判决:被告宋某某赔偿153426.6元。
赵某某申请执行案经县法院执行10年未果后,于2018年7月31日交由区法院执行。2019年7月31日,区法院向宋某某发出《限制消费令》并作出(2019)辽0905执178号《执行裁定书》,以被执行人宋某某无可供执行财产和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为由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020年7月30日,清河门区检察院受理赵某某民事执行监督申请后,承办检察官深入到两家法院调取审判和执行卷宗,并深入到申请人家中详细了解案情。发现一场车祸致使赵某某一家遭受“天塌地陷”之难——“顶梁柱”截瘫卧床、“半边天”脑血栓不能自理、老岳母腿部血栓又严重摔伤拄双拐、14岁的孩子被迫辍学……原本幸福之家被一场车祸害得全家病倒并欠下巨债,且住房也摇摇欲坠急需修缮。
承办检察官望着眼前一家的惨状,立即着手申请司法救助,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该案监督执行到位。针对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判决且未报告个人财产信息,于2020年8月12日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法院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并对该案恢复执行,法院采纳建议并扣划2456.83元给予执行。执行艰难地“挪动”了一下但依然无力,办案检察官在认真谋划继续强力推进执行的同时,为赵某某申请到了5万元司法救助金。2021年2月24日,《检察日报》以“执行监督+检察救助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看到了希望”为题进行了报道。
司法救助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应当履行赔偿义务的被执行人却始终逍遥法外,这既是对生效判决和法律的蔑视,又严重违背道德、情理和公正的价值准则!对该案能否继续监督执行到位?着实考验着承办检察官的决心和能力,也考验着检察监督执行的手段、力度和效果。受困于“隔鞋挠痒”式的监督无力、无效、无果,迫使检察官勇敢探索出直接“暗摸”被执行人到底在哪里、现在干什么、有无执行能力的“亲手按摩”之路。
为保证“暗摸”调查工作的合法性、有效性,办案检察官与阜新市检察院联系开启了全程实录取证、查明被执行人现状的艰难之旅。经先后5次到海城、北镇、黑山等地市公安、法院、交警、运输公司、不动产登记中心、机动车交易市场等地反复查询了解,发现被执行人反复3次离婚、其车辆一直挂靠别名经营并频繁过户等线索,并从驾驶证处理违章及住店信息等显示其一直从事经营大车跑运输,存在隐匿、转移财产和虚假诉讼等嫌疑。正当调查不断深入时,或许慑于检察机关“动真碰硬”的巨大压力,被执行人突然“主动”找法院以给付10万元作了和解结案。赵某某迫于13年未得到赔偿的万般无奈和巨大压力,不知原委于2021年3月24日在法院主持下签订了和解协议。后“被骗和解”醒悟后又于2021年4月5日再次递交执行监督申请请求继续监督法院全额执行到位,并对转移隐匿财产、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检察机关于2021年8月3日向法院再次发送《检察建议》要求继续执行,并将涉嫌虚假诉讼、拒不执行判决等线索移送给清河门区公安分局,使民事检察监督与刑事检察监督有效衔接。
1、执行监督和司法救助“双轮驱动”为民解难。检察机关要有效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尽责,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主动作为、勇于创新,伸出司法救助和强力监督之手,全力解决群众所想所盼,提高司法公信力。
2、艰难探索由“隔鞋挠痒”到“直接按摩”之路。针对拖延10多年执行无果的难啃案,勇敢探索民事执行监督有力、有效的途径,通过有效发挥检察职能、采取精准高效监督手段、积极主动突破“瓶颈”、深入实地调查掌握“一手”情况等,走出了一条切实解决执行难等“顽瘴痼疾”、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升检察监督质效的“林间小路”。
3、合力深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虚假诉讼案。针对刑民交叉、离婚躲债、虚假诉讼、挂靠经营等深层次、高隐蔽型违法行为,必须采取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的强力手段,积极探索联手监督、综合监督、强力监督之路,保证及时有效保障当事人正当合法权利,彰显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强力维护诉讼秩序和司法权威。
4、发挥检察职能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检察机关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