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官第一书记”的普法小炕桌
朱元兴,现任铁岭市检察院检务督察室主任。从检14年来,曾先后荣获市“优秀公务员”“优秀公诉人”“驻村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曾任昌图县前双井镇巨龙村第一书记,2020年被市文明办评为“铁岭好人”,2021年荣获“铁岭政法英模”称号。
扎根基层 托起村民“稳稳的幸福”
选择开展驻村工作的那一刻,我就下决心一定要为村民办实事。通过走进每一户家庭,迈过每一寸田地,我逐渐得到了村民的信任。驻村期间,我帮助村里沟通协调维修改建村路6.7公里,争取到了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维修改建危房8户,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灌溉难和住房安全问题。同时,研究制定了村党建工作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日活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为巩固帮扶成果,我联合12名第一书记开办了“第一书记扶贫驿站”,有效缓解了困难村民的生活压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驻村工作期间,巨龙村连续两年被铁岭市文明委评为“文明村标兵”。
“炕头学堂” 为留守儿童撑起保护伞
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20名留守儿童牵动着我的心。相比城里的优渥条件,农村留守儿童不仅缺少亲人的关怀,想多学习新知识也缺少机会。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开办“朱书记补习班”并购买教具,有序安排英语、朗诵、音乐等课程。为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我还购买了零食作为课前测验和课后问答的小奖励。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我还将法治讲堂搬进“炕头学堂”,“如何应对校园霸凌”“怎样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原本只有在电视、网络上才能学到的知识,如今在炕头上就能学到。一些孩子家距离较远,我便自己驾车往返接送。为了给孩子补课,错过镇里食堂的晚饭成了常态,下课后回到宿舍,边吃泡面边写着教学记录成为我入睡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为“事实孤儿”铺就上学路
在众多留守儿童中,我特别关注一名叫鑫鑫(化名)的孩子。他家庭比较特殊,出生后一直由祖父母抚养,日子过得很苦,我经常到他家中与他谈心作伴。随着孩子不断成长,祖父母已经无力照顾鑫鑫的生活与教育,于是我向市检察院党组汇报了这个情况,并在县检察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多次与镇党委、民政局沟通协调,探讨相关法律规定和解决办法,最终将鑫鑫认定为“事实孤儿”,辽宁省光明学校同意接收鑫鑫入学。入学后,我持续关注鑫鑫的情况,一有时间就去沈阳探望,给他更多的温暖和关怀。现在,鑫鑫已经升入初中,看着他的成绩稳步上升,我非常欣慰。有人说我为村里做了实实在在的好事,但是我想说,我很感谢在村里的三年时光,平凡琐碎的工作、淳朴善良的村民给予了我巨大的滋养与力量,让我迅速成长。我也将继续前行,执笔奋斗之笔,书写检察工作新的篇章。